光大控股组织开展ESG专题系列培训
ESG投资已成为全球主流机构重要策略,在新冠疫情爆发、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ESG投资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机构的重视。为了提升公司对ESG理念的认知、对投资方法的掌握,促进ESG投资实践的实施,光大控股ESG专项工作组和人力资源部特邀请专业机构和业内顶尖专家在公司开展ESG专题系列培训。
2021年9月3日,ESG专题系列培训第一期课程开讲,商道融绿董事长、China SIF理事长、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UNEP FI)中国顾问郭沛源博士以《ESG投资的发展与演进》为主题展开论述。光大控股管理决策委员会成员及五地办公室超120位同事,通过现场和视频会议系统参加学习。
国际和国内ESG发展历程
郭博士重点讲述了国内外ESG发展的历程、热点与趋势,并就光大控股今后在信息披露方面如何结合港交所要求、在投资管理过程中如何应用ESG标准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讨。
从国际发展来看,ESG投资起源于伦理投资,来源于教会为信徒制定的一系列严格的投资准则,限制不当交易。随后经历了价值观驱动、个人投资者的偏好驱动和长期投资者的风格化投资等阶段,逐步发展成为ESG投资。近年来,ESG投资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资产类别不断丰富。根据MSCI统计,2021年2季度末,全球ESG基金的资产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随着ESG市场规模的扩大,各种资产类别都开始考虑ESG整合,ESG理念也从资管行业,延伸到保险行业、银行业。
比较而言,中国的ESG投资起源于绿色信贷,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推动绿色发展。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及金融监管部门的政策指引和相关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下,中国的ESG投资不断生根、发芽。在中国提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30.60”双碳目标后,ESG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ESG投资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ESG发展热点与趋势
郭博士在培训中指出,气候变化成为ESG投资的焦点。据央行绿色金融网络(NGFS)报告,气候相关的风险是金融风险的来源之一,并提出6点建议:将气候相关风险引入金融稳定监控和宏观监管,将可持续发展因素纳入自有资产管理,弥补(气候相关风险)数据缺失,提升意识和能力,鼓励技术援助和知识分享,大力促进全球统一的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支持对经济行为的分类学开发。
强制ESG信息披露成为趋势。ESG信息披露主要聚焦上市公司在环境?;?、社会责任和内部治理三个方面的活动和行为结果,目的是规范和引导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关注生态环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近年来,全球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对ESG信息披露和执行工作愈发重视,拥有优秀的ESG表现的公司将更受投资者欢迎,对于引导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具有积极意义。
光大控股在ESG投资方面的举措
做为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光大控股严格按照香港联交所对ESG提出的监管要求开展工作,在每年年报中披露ESG表现。公司在绿色低碳领域内做了大量布局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投资有金风科技、节能风电、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明星绿色项目。同时,公司重视社会责任践行,连续11年发布责任投资报告,2008年起成立了光大控股慈善基金,围绕光明伙伴、活力光控、支持教育以及推广艺术四个主题大力支持多项有益香港社区及国家发展的公益计划。
面对新的发展格局,光大控股管理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和集团指示精神,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公司ESG全面治理能力的提升。公司在董事会层面成立了ESG委员会,工作层面成立了ESG专项工作组,还聘请了行业内的头部机构商道融绿做专项ESG咨询。
本次ESG专题培训在公司内部得到了积极响应,通过培训,同事们深入了解了ESG投资的发展历程,深刻认识到ESG投资对于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